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eBike厂商「特宙斯」已进入产品预售阶段|硬氪首发

业界
TIME
2024-02-06 10:10
36氪
分享

  作者|胡依婷

  编辑|张子怡

  硬氪获悉,电助力自行车厂商特宙斯(Tezeus)获海益投资与翰龙知行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将用于供应链拓展、线上营销推广与线下销售渠道建设。

  特宙斯成立于2022年,核心产品为电助力自行车(eBike)。在产品设计方面,其自研eBike中置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并自主开发了ebike车机系统、IoT软件及移动端APP,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2023年12月,特宙斯推出了成型产品Tezeus C8,目前已进入众筹阶段,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

  特宙斯将用户定位于15-45岁喜欢科技感、并以通勤和户外为主要使用场景的人群。在产品定义阶段,其决定自研设计一款整车简约、硬软件结合、能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的eBike。

  为了符合整车简约、轻量化、高度集成化等需求,特宙斯选择自研中置电机与算法系统。与博世、八方等中置电机相比,特宙斯的中置电机在保持功率相当的情况下可做到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电机系统重量2.6kg,比同类产品重量减轻20%,实现整车重量15kg。

  Tezeus C8产品图,图源企业

  特宙斯的电机内嵌驱动算法,接收扭矩、踏频传感器和陀螺仪的数据反馈后,能判断骑行者所需要的助力大小;车机中采用嵌入式Linux控制系统,加入IOT物联模块,通过OTA持续更新。为显示并调整骑行数据,特宙斯也自研eBike OS系统,通过5寸彩色屏骑行者可了解骑行速度、地图导航、天气和风速等信息,还能触屏控制电池解锁、车灯与屏幕亮度,并个性化定义铃铛和传感器提醒方式等。

  此外,基于对欧美当地骑行路况的观察,特宙斯首创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主动安全提醒的功能。特宙斯创始人郭东盛告诉36氪,欧美自行车与汽车同权行驶,车道相近,较为危险。当后方车辆5 秒内可能追及,同时水平距离在一米范围以内,特宙斯的eBike会通过振动和喇叭开启主动安全提醒。

  主动安全提醒功能示意图,图源企业

  “欧美各国地理环境、骑行者年龄差异都较大,自研电机与系列算法有助于根据不同的骑行环境和人群进行个性化定制。掌握了部分骑行习惯和骑行数据后,公司可对算法系统进行升级,提升骑行体验。”郭东盛表示。

  特宙斯所在的eBike出海赛道在2023年备受关注。36氪了解到,前三年便已出现过不少借助国内供应链优势走向海外的eBike厂商。部分早期出海的eBike厂商主要以销售中低端车型为主,曾有产品出现过采用劣质电池、电芯从而失火的事故。随着欧洲和北美多个国家都对ebike电机功率、电池安全性和骑行年龄等作出规范,eBike行业进入了淘汰与洗牌的阶段。

  即便监管收紧,对于出海的eBike企业而言,无论是老牌车企雅迪、爱玛,还是以eBike为主打的唯乐高、大鱼智行等新兴品牌,欧美仍然是主要市场。

  国海证券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eBike在骑行文化盛行的欧美日发达国家逐步推广,其中日本的渗透率最高,本土品牌强劲,进入难度较大。而欧美,尤其是欧洲市场的总体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年欧洲出货量达到700万台,在欧美日市场中占72%。

  特宙斯同样以欧美为主要市场,采用直营+经销的策略。线上渠道,其以独立站为主,搭建英国、欧盟地区、美国与加拿大站点进行销售;线下以经销商和专门店为主。定价方面,目前特宙斯C8为旗舰车型,碳纤维车身款定价为3299欧,未来其还将推出铝合金通勤车型,覆盖更低价格层。

  团队方面,特宙斯的核心成员曾任职于通用汽车、吉利汽车研究院、采埃孚公司、扩博智能、爱玛科技、安克创新和富士康等知名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电机电控等硬件研发与供应链管理经验。

投资人观点:

  海益投资合伙人Qin表示: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以及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美消费人群对运动健康及绿色出行产品的高度认可,EBIKE在欧美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海益投资调研走访了国内外相关的EBIKE品牌及产业链,中国的EBIKE产品凭借供应链及产能优势,产品快速迭代的能力,在市场机会到来时迅速抢占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大部分EBIKE品牌依然受限于海外上游核心部件供应链的限制。特宙斯团队在自研核心部件中置电机及电控中拥有自主技术,产品性能优越。并且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中,关键软件平台和硬件电路全栈自研,具备自主可控和可持续优化的优势。同时公司创始团队为连续创业者,拥有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的资源和经验。海益希望通过这次投资,能够帮助公司在吸引顶尖人才、供应链建设及海外渠道拓展上有更好的进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我们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华晨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获得了市监总局的无条件批准。  从此前的报道来看,1月25日,欧盟委员会也已经宣布,正式...
新能源
  去年发生的多起烈性犬伤人事件激起了广泛讨论,对于谁需担责一事也是意见不一,而如今,最高法盖棺定论、一锤定音。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
互联网

相关推荐

1
3